業界盼擴大個人遊 對沖消費力外流
本港上季食肆總收益價值的臨時估計為282億元,按年僅上升2.3%,較去年第4季的7.5%顯著放緩,對比疫情前同一季仍少近10%。有學者相信與消費力受到港人北上及經濟環境差等有關。餐飲業界則嘆言「有升已是托賴」,主要靠新年前後的宴會收益帶動,又指即使訪港內地旅客逐步增加,但他們集中在廉價食肆用膳,對業界的幫助有限,期望擴大內地個人遊城市數量,對沖外流的消費力。
首季總收益282億 僅升2.3%
政府統計處昨公布,今年首季食肆收益達282億元,同期購貨總額則為90億元,按年下跌0.3%。扣除期間價格變動的影響後,首季的食肆總收益以數量計的臨時估計較上年同季下跌0.7%。與2023年第4季比較,上季經季節性調整的食肆總收益的臨時估計以價值計及數量計分別下跌1.8%及2.4%。今年首季中式餐館的總收益以價值計按年上升1.3%,但以數量計則下跌1.8%。
非中式餐館的總收益以價值計按年亦上升1.0%,但以數量計則下跌1.5%。快餐店的總收益以價值計及數量計分別上升5.8%及2.2%。雜類飲食場所總收益以價值計及數量計則分別上升6.9%及3.0%。不過,酒吧的總收益以價值計及數量計分別下跌17.8%及19.7%。若仔細看每月的收益數字,今年除了1月食肆收益高達96億元水平外,2、3月分別維持在93億元,未重回疫前約100億元的水平,相差約10%。若將與2019年首季比較,上季收益仍少約33億元,相差達10%。
內地客轉歎平餐 幫助有限
中文大學商學院亞太工商研究所名譽教研學人李兆波表示,過去一季月份均未曾突破100億元「基本盤」水平,印證港人熱愛北上消費及外遊下,減少在港消費,而本港經濟環境欠佳亦令眾多人轉食「雙餸飯」或較廉價的餐式,而餐廳推出折扣吸客下亦有機會損害食肆的收益。李又指,連鎖快餐店引用「中央廚房」及自助系統等能節省店舖人手,在收益上較大優勢,亦限制菜式選擇來縮減資源。部分茶餐廳亦參考相關做法,每日只供應十多款菜式,以維持盈利。他認為食店可多研究客人的飲食習慣,多問客人需否「少飯」、專注個別客群來做數款餐點等,減少食材成本。
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則指,今年1、2月受惠新年之下,商會、企業及社團等均舉辦團拜下,帶動酒樓宴會酒席的收入,但3月起相關收入已大減,而個人遊旅客人數雖逐步增加,但他們較多到快餐店或茶餐廳用膳,但酒樓生意已明顯放緩,令該月食肆收益額增加不多,形容上季收益仍能有升幅已是「托賴」。他預料,4月食肆收益將每況愈下,甚至出現負數。而復活節假期港人外遊及北上勢頭強勁,但訪港旅客少,難以抵銷流出的消費力,令3、4月共有逾700間中小食肆結業。5月雖有較多旅客在五一長假期來港,但消費金額較過往少約20%,形容情況絕不樂觀。
版權所有 ©2024 ON.CC (BVI) LTD.
All rights reserved.